喜报!我校首获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,并以1金4银创最佳战绩!

2025-07-14浏览次数:10

7月11日至7月13日,“农行杯”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选拔赛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成功举办。经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,入围省级决赛的有高教主赛道264个项目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129个项目、产业赛道78个项目等6个赛道共644个项目。最终,我校参赛团队以最佳表现,突出重围,共荣获金奖1项、银奖4项,创下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。


为备战本届大赛,我校自2024年10月启动校级赛事组织工作,通过多轮选拔与系统培训,最终5个优质项目参加省赛,覆盖高教主赛道(3项)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(1项)和产业赛道(1项)。在备赛过程中,创新创业学院、学工部及各二级学院密切协作,坚持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”育人理念,为参赛项目提供全方位指导与保障,最终实现1金4银的历史性突破。

获奖项目展示

金奖项目:《银龄悦读化解老年阅读困境的领航者》

 


参赛组别: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公益组

推送学院:经济管理学院

指导教师:卢艳强、朱雨铮、俞迪岸

项目成员:胡炅、佘智欣、蒋安琪、陈青山、彭靖琰、潘玉婷、杨科、陈虹廷、许钰昕、柴婧盈、林旭静、张义鑫、求一诺

项目简述:“银龄悦读” 是湖州学院发起的公益项目,聚焦老年阅读困境,以 “书伴银龄,青志暖心,赋能老年阅读与价值实现” 为宗旨,响应国家《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致力于通过系统化服务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。项目针对老年阅读领域 “适老阅读资源供需错位”“适老阅读场景联结断层”“数字阅读资源真伪难辨” 三大痛点,创新构建 “1+3+3+3” 老年阅读服务模式:联动市民政局、学生组织、社区形成三方协同机制,整合资源保障服务落地。


银奖项目:《集控科技—全球水下高可靠锚害防控集群控制系统领航者》

 

参赛组别: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

推送学院:智能制造学院

指导教师:钱懿、余长柏、智鹏鹏、张建、赵玮

项目成员:李昕、魏恬溢、陈东扬、陈晓婷、朱智博、焦耀、苏得隽、文健凝、金心月、沈佳燚、梁京卓、季晓露、王楚琂、张航铭、张天华

项目简述:项目针对国内水下作业智能机器人集群控制现存问题展开攻关。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水下高可靠锚害防控集群控制系统。通过控制芯片+改进算法,定制低功耗抗腐蚀MCU,改进 DWA 避障算法结合强化学习,提升了避障效率,优化了路径规划算法,提高了路径寻优效率。同时,系统集成自主避障、路径规划、水下监控、集群控制四大核心功能,采用混合通信架构,有效解决水下信号传输难题,大幅提升海底光缆事故排查效率与定位精度。

 

银奖项目:《椒选新机—智能螺旋分选技术驱动青花椒产业升级》

参赛组别: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

推报学院:智能制造学院

指导老师:张建、夏卫海、钱懿、张旭、余长柏

项目成员:胡戴丽、贺志强、马海芳、祝金辉、石文静、梁厚宽、温智惠、谭翌晨、郭芊瑜、徐心怡、桂欣意、官弘毅

项目简介:青花椒是我国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,广泛应用于餐饮、调味等领域。但当前采后分选仍主要依赖人工或色选设备,存在效率低、成本高、稳定性差等问题,严重制约产业提质增效。本项目创新引入螺旋分选技术,构建轻量化、低能耗、智能化的分选系统,精准破解“分选难、成本高”的关键瓶颈。团队围绕颗粒识别、轨迹调控与智能进料三大核心难题,成功研发出一款智能螺旋分选设备,具备精准分离、高效稳定、操作便捷等优势,致力于以智能装备赋能特色农产品分选,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。

 

银奖项目:《莓园智造—自动导航系统赋能蓝莓种植节本增效》

 

参赛组别: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

推报学院:智能制造学院

指导老师:张建、夏卫海、钱懿、王永亚、祝鹏飞

项目成员:祝金辉、石文静、胡戴丽、贺志强、马海芳、温智惠、梁厚宽、谭翌晨、廖宏利、曾仪、沈硕越、萧萧若兮、赵心妍、林红、朱秋雨

项目简介:蓝莓是我国特色高附加值经济作物,广泛种植于设施温室和丘陵山区。然而,当前蓝莓种植管理仍主要依赖人工巡检,存在效率低、农药使用粗放、环境控制不精准等问题,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本项目创新引入自动导航与智能感知技术,构建轻量化、低能耗、智能化的巡检系统,精准破解“巡检难、管理粗”的关键瓶颈。团队围绕精准定位、病虫识别与智能调控三大核心环节,成功研发出一款智能巡检车,具备高效巡检、病害预警、环境感知等优势,致力于以智能装备赋能蓝莓等特色作物精细化种植,推动农业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

 

银奖项目:《智控未来-全球水下高可靠性分布式集群控制系统引领者》

 

参赛组别:产业赛道产教协同创新组

推报学院:智能制造学院

指导老师:李现常、余长柏、丁思恋、冉晓丽、智鹏鹏、汪忠来、赵玮

项目成员:梁京卓、张涵、蒋雨婷、陈燕玲、贾少尉、吴禹锡、朱雷诺、秦淑婷、陈希雨、缪碧钰、张天华、林煊涵、沈轩如、吴昊、杨凯文

项目简介:智控未来团队从“量”和“控”两个维度创新性提出了“追根溯源、精准量化”、“量控一体,实时表征”、“智群共生,可调可控”、“信息融合,任务协同”、“依需而定,安全可靠性”技术方案,攻克了水下机器人集群作业不可靠、不可控、不智能的世界难题,形成了自主研发的水下智能机器人高可靠性群体控制系统,提升了可系统可靠度、集群控制数量以及水下通讯速率和群体覆盖面积,经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

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,持续强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,不断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精准对接,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